添加日期:2015年04月23日 | 关键字: | 点击次数:346 次 |
医保支付价的出现,对药企的营销规则将带来较大的影响。如果现有的医保付费机制不改变,以重庆的医保支付价为标准,可以预见,医院二次议价会普遍出现。
对于药企来说,二次议价带来的压力是明显的。医院原来采购药品,没有任何降价动力,因为顺加15%,价格越高则医院利润越高,所以偏向于采购高价药品。但医保支付价定死了后,医院和药企进行价格谈判,每降价一元钱,医院就多一元钱的利润,这就会导致医院有很强的降低药品采购价的动力。
药企该如何去破解这一可能出现的问题?以单个医院为例,一是药企今年在这个医院的销售量不降;二是药企在成本没有提高,利润又有保障的情况下,降低医院药品供价的同时,可能还要降低医生的“空间”。
当医院把药品采购价压得足够低的时候,有可能会把医生手上的空间压没了,原来给医生的利益会变成医院的利益。如此一来,医院的利润增加,院长的话语权增加,但医生的收入减少会导致医生有意见甚至不干了。在此背景下,医院就要变相的以奖金的形式发给医生,这在民营医院以及改制后的公立医院中,将会体现得更加明显。原来医生开药的提成变成了医院发奖金,这种情况下医生的用药行为会发生变化,医生与某一个单一品种的直接利益关系也会降低甚至断除,过度用药、不合理用药可能得到缓解。
那么,给药企的营销规则带来的变化到底是什么?个人认为,有两点需要注意:一是照顾医院的利益;二是医生的学术要跟上。所以,当以前考虑医生的利益改成考虑医院的利益和学术的时候,营销规则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。但对于药企来说,其实投入产出仍然差不多,营销费用少不了,发生改变的是方向。
上述的前提是医保付费机制没有发生改变(按项目付费配合医保支付价),而如果整个医保体系特别是医保付费机制进行改革,那对药厂的营销规则将会产生更加颠覆性的冲击和改变。到那个时候,药品对医院来说,不是利益,而是成本,医院必须密切关注药品的性价比,性价比高的药品会更受医院的青睐。
但是,这种影响并不是灾难,因为当医院一旦将性价比作为选择药品的第一标准时,对那些质量好、价格不是太昂贵的药品特别是仿制药,一定是利好的,真正做好药的企业将会得到很好的发展。